日本设计师山中一宏说:“每次做完灯,打开的那一刹那,就有如神祇降临,很有魅力。自此,我就陷入‘光’中,因为我可以极少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展现艺术品的效果,这就是我偏爱光的原因。”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1)

光是什么?日本设计师山中一宏(Kazuhiro Yamanaka)的答案应该是——“光是温柔的存在吧”?

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时,心中某块的领域好像突然被轻轻地触碰了一下。浪漫却又充满童趣的设计,将儿时的幻想还原。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2)

朱天心在《击壤歌》写:“满天都是汉唐的秋香色,月亮近得我是嫦娥。” 不需要橙黄或者粉红的网红氛围灯,就让山中一宏为意大利光具品牌Pallucco设计的“折叠月亮”(Collapsible Moon)来照亮这个晚上。此时此刻的背景乐,应该放上莎拉·布莱曼的《月亮之子》(Hijo de la Luna)。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3)

看山中一宏的作品,一眼就能辨认出其中浓郁的日式风味:简洁、优雅、创意十足。他能用一张普通的A4纸就卷起一个造型轻盈的手电筒,却拒绝商家肆意改动他的作品而没有投入大批量的生产。他说,“作为一个设计师,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人格,我不想做的就可以不做,这一点很重要的。”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4)

山中一宏的童年是乐器工厂的样子。五六岁的时候,他常常去祖父工作的乐器厂玩耍,工厂里机器所带来的气味和声响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山中一宏开始用废弃的零部件自己做一些小物件。“小盒子啊小椅子什么的,用很简单的材料就能做成。要说我为什么特别喜欢设计家具,我也说不好。我倒是会很奇怪,为什么别人不喜欢呢。”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5)

《手帕灯》


大学以后他分别在日本东京的武藏野大学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家具设计,将日本的设计传统与当下流行的设计思维融会贯通。山中一宏特别擅长从最平凡的材料中发掘极简化的诗意。如作品《手帕灯》、《只是一弯纸月亮》、《纸手电》等作品以塑料或纸张为素材,创作出轻盈而纯粹的几何造型,这种崇尚极限的美学表达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更加彰显素朴的诗意。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6)

《只是一弯纸月亮》


他认为,设计的终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企业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山中的设计灵感通常来源于事物之间的关系:“我关注物体周围的空间,而不是物体本身。于我而言,设计物体本身是无意义的,物体只是设计空间的工具。” 物与物之间的空间表达成为设计师最为重视的探索课题,在诸如《倦湖》、《如沐和风系列之长椅》、《沐浴秋光》等多件家具设计中他运用“块面”和“线条”的空间元素以切割、挤压、撕裂的方式强调立体的纵深,为观者营造一种错视,给予原本不可见的空间关系强烈的视觉存在感。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7)

《如沐和风系列之椅》


对于物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投射在山中一宏对于灯具及发光家具的设计之中。他通过制造光线,并尝试以各种不同媒介干涉光的形态,赋予光在空间中本质性的存在,使得物与物之间产生连接,并在彼此间的张力下营造出共享的空间关系。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8)

《便携月亮》


“从小就很喜欢月亮,在外走路的时候常常会寻找月亮。它自己不发光,但是它的亮度却很持久,因此我一直希望能够在室内看到月亮的效果。”作品乍一看很像摄影时用的柔光箱,可以被折叠起来,在“啪”打开的一瞬间,灯就亮了。“折叠这个行为很有幽默感,而且也便于寄送,后来这件作品就成为了商品。”山中一宏说。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9)

《风中之烛》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10)

《纸手电》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11)

《枯石禅园》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12)

《雨天》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13)

《一千夜》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14)

《沐浴秋光》

光是温柔的轮廓(图15)

《倦湖》